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学术研究
 
章剑华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发言摘要:江苏20世纪遗产保护与利用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6-3 16:52:08  点击:2296

  

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发言摘要

20世纪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

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

        国际社会初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通常是为了保护史前时期的古老遗物。19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将中世纪的历史建筑纳入保护之列,并进一步包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进入20世纪,保护对象逐渐扩展至20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文化遗存。近年来,1945年以后的各类文化遗产也日益受到关注。尽管国际社会关于20世纪遗产的定义,以及甄别方法的探讨仍在继续,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成果,但是对于20世纪遗产的保护实践早已迫不及待。

        在我国,针对20世纪遗产实施保护的观念形成较早,初以保护“革命文物”起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继续重视保护革命文物的同时,逐渐开始关注20世纪遗产的更广泛内容,加强对20世纪遗产的全面保护、抢救、研究和合理利用。进入新的世纪,20世纪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得到加强。20世纪遗产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基本内涵的物质载体;二是以塑造人类文明的杰出人物历史遗迹为背景的物质载体;三是以反映不同流派特点、艺术风格和时代精神为特征的建筑载体。近年来,在全国各地,20世纪遗产的保护理念进一步明确,并积极通过地方立法推动工作实践。

        20世纪遗产归纳起来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种类繁多、保存完整。它包括所有风格和功能的建筑;城市聚落;城市公园、花园和景观;艺术作品;家具;室内设计或综合工业设计作品;工程作品;考古或纪念场所等。2.时代变迁、文化多元。我国20世纪遗产,植根于近现代中国的百年风云,许多城市留下的近现代建筑对此有充分的体现。3.功能延续、贴近生活。20世纪遗产往往是功能延续着的“活着的遗产”,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继续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4.内涵丰富、感召力强。众多保存至今的20世纪遗产,见证着和民族的复兴之路,体现了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形象直观,具有强烈的感召力。然而,由于20世纪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为年轻,人们往往忽略了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使其在世界各地不断遭到损毁和破坏;由于在保护理念、认定标准、法律保障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体系,使20世纪遗产保护充满了挑战;同时,20世纪遗产的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特别是一些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尝试应用,使20世纪遗产更加易于受损。因此,应针对20世纪遗产的上述特点,研究20世纪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时实施抢救性的保护。

        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神圣的使命,是把前人的创造留给后人。当然,由于古代遗存数量较少而更为宝贵,得到珍视。但是20世纪遗产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同样也会在当前的建设大潮中很快地消失。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演变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如果在当代发生断裂,将对不起后代子孙。虽然20世纪遗产与我们相距不远,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历史遗产无法相比,但是由于其艺术多元、技术、人文共融,使它们的价值更贴近时代,所以20世纪遗产也是文化记忆的摇篮,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类必须予以充分关注。加强20世纪遗产的保护,需要我们提高保护意识,开展对20世纪遗产的科学评估,探索保护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利用。

江苏20世纪遗产保护与利用

江苏省文化厅厅长   章剑华

        江苏地处东南沿海,辛亥革命爆发、国民政府的建立、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20世纪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与江苏密切相关,因此,江苏在教育、科技、文化、工商业、金融、建筑等领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在江苏3000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700余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其中28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中,有90%以上可归属于“20世纪遗产”的范畴。这些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从各个不同方面反映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成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实物资料。

        近年来,随着江苏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提出,江苏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备受重视,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出现新的起色,对20世纪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将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对于已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融合到现代高等院校、医院、博物馆、工厂之中的遗产,将继续发挥着原先的功能作用。反映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进程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遗存辟为博物馆、纪念馆,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这是江苏20世纪遗产保护与利用中一个重要内容。如无锡市利用茂新面粉厂旧址建立“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办事处原址已作为梅园新村纪念馆的一部分对外开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等都已通过博物馆、纪念馆的形式对外开放展出。有的20世纪遗产将采用融入当地风貌景区景点加以保护,如南京颐和路公馆区、大运河等。利用老厂房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是当前较受业内人士赞许的一种保护方式。如无锡北仓门库房,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与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被作为生活艺术品陈列展示营销的场所。

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为动力

走在保护20世纪文化遗产前列

无锡市委书记   杨卫泽

        2007年9月,国务院公布无锡为历史文化名城。这对于无锡这座具有7000多年人类生活史、3100多年文字记载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名城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既标志着无锡富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历史文化得到了广泛认同,也标志着无锡近年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无锡,这座江南名城,在上个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曾写下令人瞩目的一页,工商文化辉煌灿烂,社会建设成绩斐然。20世纪的一百年中,在工商经济迅猛发展的带动下,无锡的社会形态、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教育、医疗、园林、旅游、文化、艺术等公益事业都翻开了新的一页。无锡不仅有丰硕的工业文化遗产,而且在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留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有的至今还在发挥它的作用。对此,我们一方面实施“名镇(街)”保护工程,打造江南乡土建筑风情民俗的品牌;一方面实施“名居”保护工程,打造文化名人荟萃地的品牌。

        无锡在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一是推动思想转变,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构建和谐宜人新无锡的重要内容;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局面;三是强化立法立规,增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刚性和力度;四是坚持科学管理,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有序推进和重点突破;五是激活历史资源,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创新文化的新亮点。可以说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历程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无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要做到名至实归,面对保护20世纪遗产这个宏大的课题,要取得新的成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无锡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继续在文物的普查、发掘,文化遗存的保护、修复、利用,文物单位的科学管理运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实践探索,带动江阴、宜兴积极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尽早把无锡建成历史文化名城群。

20世纪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王景慧

        20世纪建筑给世界留下缤纷的印记,是很有纪念意义的遗产, 但是它又和我们产生于同一时代, 很容易忽视。所以,把“20世纪遗产”作一个单独的专题来研究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在国际上,上个世纪末开始关注近代建筑遗产。这一时期,有不少近代建筑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悉尼歌剧院、法国中心运河的四个提升闸和环境、包豪斯学校、奥斯威辛集中营等。与古老的或更传统的遗产相比较,人们对20世纪遗产有时缺乏重视和保护。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微小需求,会使这些建筑加以改变。而且,这类建筑数量庞大,城市的功能变化又十分复杂,这些原因使20世纪遗产很难受到保护。

        在我国,“20世纪遗产”曾以“近代建筑”的名义提出保护。1991年建设部和文物局曾下发《关于印发近代建筑评议会纪要的通知》,提出了96项保护名单,包括有公共建筑、教堂,也包括有金陵机器制造局、钱塘江大桥、灯塔、民居等。此后,不少城市提出了保护近现代建筑的保护规定。在确定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时,也有不少20世纪遗产入选,其中有工业遗产、名人纪念地等。以上的做法都收录了20世纪的遗产,但是若明确以这个时间段来定位,我们则应对它们的价值作新的认识,寻找发现更多的保护对象。20世纪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如内容极其丰富、类型十分多样,建成的时间短,目前还在使用,或者虽已不作原来用途,但结构完好可以很方便地改作它用。这些特点使20世纪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现在,文化遗产的内容、类型越来越丰富,遗产保护的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有所差别。承认差别的前提是不能损害其价值。文化遗产的价值可以从多方面认识,有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情感价值等,而这些价值都是通过历史的信息来传递和承载的,所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关键是保存它的历史信息。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不得损害信息的保存,要根据信息的存量决定利用的强度。

20世纪建筑遗产的价值认定与保护

清华大学教授   吕舟 

        如同20世纪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一样,20世纪建筑遗产在许多方面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建筑遗产的特征,这些特征将影响到人们对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的认识,同样也会影响到对20世纪建筑遗产相应的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0世纪建筑遗产具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1.通过建筑师个性化的创作反映的人类的创造性和想象力;2.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例如建筑理论、规划理论等等;3.建筑所反映的技术进步。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20世纪建筑遗产进行评估时使用的标准有“创造精神的代表作”“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从中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对20世纪建筑遗产在其所表达的人类创造性、20世纪价值观的转化、典型的建筑风格方面所具有价值的认识。这些价值内容应当是构成20世纪建筑遗产评估、保护框架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建筑基本属于当代建筑的范畴,对于它们不同角度的认识,特别是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认识和侧重感情价值的评论,以及它们所具有的使用价值,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其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人们对于遗产的认识和鉴别。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活跃的建筑评论,使得对20世纪建筑作品的研究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遗产价值的判断和保护,这使得我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无论是在价值认识还是保护内容上都还有许多空白点。所以对它的保护也表现出与古代建筑遗产不同的特点,如真实性、完整性等。

        由于20世纪建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技术具有过渡性的特征,保护这样的建筑则需要充分的技术准备。同样由于使用的要求,如何控制对装饰、装修材料的改动也是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必须注意的问题。由于20世纪建筑遗产很大一部分仍然属于当代建筑的范畴,我们的文脉环境与之原有的环境差别不大,因此在环境控制和保护方面应当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考虑到20世纪建筑遗产形成的文化景观,其保护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是对当代史的记录与保护,它依赖于我们对当代历史的研究,依赖于我们对20世纪建筑的价值判断,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评估体系是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保护技术的储备同样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将使遗产保护工作和当代城市发展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这对于仍然处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而言,更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法律和保护体系。

对20世纪遗产的中国近代建筑的认识

清华大学教授   张复合

        2005 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提请注意目前世界遗产名录及预备名录中较少反映的类型,明确提出了“20世纪遗产”。“20世纪遗产”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应该包括人类在20 世纪完成并传承和遗留下来的所有有价值的创造(非物质的)和创造物(物质的)。相对于“20世纪遗产”来说,中国近代建筑历史后期(1900年~1949年)建筑应包括在其范畴之内。在中国,自1987 年开始,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关注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并不断深化中国近代建筑同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2007 年4 月正式启动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近现代建筑列入重点。

        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进程中,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延续,另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的传播,二者的碰撞、交叉和融合,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传统承续与外来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双重特性。鸦片战争后,沿海、沿江(长江)、邻边界城市,内陆交通枢纽城市的近代建筑,主要由外国直接传入、或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大,是文化移植的产物,属于“影响型”;内地某些城市和村镇侨乡以民居为主的建筑在中国传统基础上发展和延续、并主动吸纳外来建筑文化以及近代建造材料和技术,是文化承续的产物,属于“承续型”等。对“20世纪遗产”的认定,是进行保护工作的基础。在对“20世纪遗产”的认定工作中,充分认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性,考虑到其复杂性,是十分重要的。  

20世纪遗产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以建筑遗产为中心

同济大学教授   张松

        历史是当代人思想的体现,当代史学正从经典的、宏观的形式走向微观史、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历史纪念物携带其所经历时代的各种真实信息, 20世纪遗产保护的意义在于对过去历史的保留。20世纪遗产包含建筑遗产、产业遗产、战争遗址与文物、日常生活遗产(现代设计)、工程技术遗产、历史事件与政治活动的遗址与文物、相关资料和文献档案等。20世纪遗产的保护具有文化生态保护的价值。20世纪遗产保护是作为人类遗产的现代运动,它的保护,可以说从初开始是一项国际性活动。1990年成立于荷兰艾恩德霍文(Eindhoven)的国际性组织DOCOMOMO,是致力于保护“现代建筑运动”中的建筑物的国际组织。至今,有600多处现代建筑,被DOCOMOMO组织列入记录保护的清单。通过DOCOMOMO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通力合作,一些现代建筑被列入或即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近现代建、构筑物越来越多,反映了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兴趣越来越大。

        根据1995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近过去遗产保护》国际会议,主张对近过去(Recent Past),即1920年~1960年间的遗产进行保护,将历史建筑作为文化资本(Stock)、景观资源,进行积极保护与合理再利用。对于20世纪遗产主要指近过去遗产:不超过50年(30年)历史的建筑、建筑环境和文化景观,其具体时间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20世纪遗产的保护,其制度建设至关重要,与之相关的包括立法、普查与调查、保护修缮技术、公众参与、经济政策及城乡建设规划管理。

  

北京工业遗址保护调查

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   张燕

        近几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发展定位的转变,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历史的变化中,文物工作者应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以什么样的态度认识这种历史的变化,是我们首先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博物馆进行的工业遗址调研项目,我们引进了考古调研的方法,力求调研过程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终达到保护工业遗址的目的。我们把北京外迁的数千个工厂分为百年企业和现代支柱产业两个重点进行调查,选出典型,由点带面。由于工业遗址终的保护是要归结到政府行为,因此,我们力求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媒体、大专院校、专业研究机构的沟通,我们与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北京电视台、北京工业大学、市政工程研究院、铁道部及各种报纸媒体联合调查,以此强化科学保护北京工业遗址的终目的。

        根据我们的调查,把北京目前的工业遗址保护形态分为工业遗址公园的创建、园林奥运场馆内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与创意文化产业结合、工业遗址与行业博物馆等8种类型。如首钢工业遗址保护,它的改造不是某一个车间厂房的改造,而是要有全区的总体规划,是属于工业大遗址范畴。奥运沙滩排球场选址在朝阳公园内的煤气用具厂的旧址上。旧的厂房被奥运场馆所利用,体现了节俭办奥运的精神,为北京的工业遗址保护树立了一个典范。

        城市要发展,保护工业遗产并不意味着城市建设的停顿,而是要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不是一味地拆毁,而有选择地保护改造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创造一个和古代文化遗址、近代工业文化遗址相结合的城市风景,发展工业遗产的前景是可观的,对于我们的努力,它将会得到历史终的认可。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上一页: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促进魅力无锡建设兼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绍兴模式”的启示
下一页: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倍增目标,打造崇安发展第二支柱产业
    
产业研究
[城市文化] > 一座城的文化魅力 > 辽阳设立历史文化名城… > 历史文化名城应坚持“…
[创意营销] > 家居业的创意营销脑洞… > 玩转奥运营销:洪荒之… > 2015营销新关键词——…
[品牌故事] > 以标准化建设提升企业… > 锡企参与专项 打造无… > 企业品牌建设需要文化…
[专家视角] > 论国际视野下的创意文… > 李宜航:关于广东大力… > 陈少峰:文化产业园区…

创意经理人
> “老城厢”厚植乡土人… > 给文创工作者更多机会… > 文化产业存三类共性问… > 范周:文化产业发展归… > 文创品牌难赚钱?窥探…

知识产权
[版权] > 我国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 繁荣文化产业离不开著… > 江苏扶持版权作品产业…
[商标] > “滴滴绣”商标之争 苏… > 无锡知名商标达到1364… > 无锡市工商局发布商标…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