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非遗博物馆 > 非遗资讯
 
布袋木偶大师李伯芬逝世 传承人仅剩一人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4-27 9:56:15  点击:2358

 

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木偶皮影艺术终身成奖获得者李伯芬,22日在福建晋江市安海镇家中逝世,享年87岁。

26日上午,李伯芬的遗体告别式在安海家中举行。李伯芬的亲友、弟子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吊唁,向这位为木偶艺术执着了一生的布袋木偶大师致敬。

一生痴迷木偶

布袋木偶戏,又称“掌中木偶戏”,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地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稀有剧种。2006年晋江布袋木偶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26年出生于木偶世家的李伯芬,从艺70多年来,每天都用灵巧的双手用木偶演绎一幕幕人生的悲欢离合。

木偶是李伯芬一生的执着。“父亲临终昏迷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但他还记得木偶,对木偶的唱腔、对白,也都记得清清楚楚。”李伯芬的儿子李贻新回忆,自去年父亲摔倒记忆力下降后,他心里忘不了的是木偶。

作为名震晋南的布袋戏世家金永成班(即“李家班”)的第四代传人,李伯芬11岁跟随父亲学艺,14岁开始穿木屐登台,18岁能娴熟地表演生、旦、净、丑诸行当,成为独当一面的戏班台柱。

1953年,李伯芬与父亲等人共同成立晋江木偶剧团,而“文革”中,不得不靠拉板车度日,但李伯芬练功一直未辍。1978年晋江木偶剧团重新组建后,身为剧团副团长的他又承担起培养新人、艺术指导和发掘传统剧目的工作。

在李伯芬的影响下,李家不少后人都走上了木偶艺术的道路。李贻新及儿子在香港组建了金永成香港木偶剧团。

木偶的海外情

在李伯芬等人的带动下,晋江布袋木偶戏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1953年,李伯芬作为晋江木偶剧团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慰问团赴朝鲜慰问演出;1960年,李伯芬作为“中国木偶艺术团”的成员赴罗马尼亚参加第二届国际木偶与傀儡戏剧节,他以出神入化的精彩表演,荣获一等表演奖和金质奖章,轰动布加勒斯特。

随着李伯芬的名气越来越大,与之一脉相承的台湾布袋木偶艺人也多次慕名前来,与他切磋交流,拜师学艺。1990年台湾古老的布袋戏班之一台北小西园掌中木偶戏剧团园主许王父子到泉州访问,观看李伯芬演出节目。随后在李伯芬家,许王全家按传统风俗进香谒拜。而后,更多的台湾木偶艺人跨海而来。

桃李满天下

“父亲亲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木偶艺术人才,弟子加上再传弟子,应有几千人。”李贻新说,桃李满天下,是父亲的心愿,李伯芬的弟子遍布晋江、永春、惠安、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他想把木偶这门艺术毫无保留地贡献给社会”。

1978年晋江木偶剧团重建后,李伯芬把熟记在心的100多个传统剧目陆续整理出来,将其悉数传授给学生。1989年,李伯芬退休后,他又到泉州艺术学校木偶班担任专业课老师。

“李伯芬德艺双馨,他走了,实在是晋江布袋木偶的一大损失。”晋江木偶剧团老团长苏统谋悲痛地说,目前晋江布袋木偶戏只有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位是李伯芬,另一位是李伯芬的弟子颜洒容。

如今,李伯芬整理的100多个传统剧本有的进了图书馆,有的留在木偶剧团,晋江木偶剧团也还保留着30多出李伯芬表演剧目的录像。“这些都是很好的保护传承。”苏统谋说。

来源:中新社

上一页:老糖厂引怀旧工业遗产如何物尽所用
下一页:文化崇安寺,魅力无锡城
    
非遗博物馆
[非遗资讯] > 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 > 工业遗产在博物馆中复… > “非遗+旅游”助力文旅…
[中华] > 山东济南实施泉城品牌… > 维权 面临成长的烦恼 > 的“吃货经济”如何走…
[刺绣文化] > 锡绣妙手绣紫艺 > 丝绸“”如何焕发新生… > 刺绣给我的启示

 

 政府网站 |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江苏省委统战部 | 无锡市委统战部 无锡市工商业联合会 | 无锡市共青团 | 梁溪区政府 |

 艺术网站 | 东方艺术网 | 雅昌艺术网 | 中国题字网 |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