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我们的网站-{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官网}
北仓门文化艺术网
首页 > 非遗博物馆 > 刺绣文化
 
大学生绣娘绣出“好风景”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5-27 17:15:16  点击:2373

 

  “苏州卢福英刺绣培训学校”近日正式获批,由此,“刺绣之乡”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开办所刺绣学校,来改变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更好地培养苏绣接班人。

  “放眼整个刺绣行业,都存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卢福英说,“我办学的目的,是尝试改变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吸引更多的人来接触更全面的苏绣知识,避免出现苏绣传承断代的情况。”

  为避免刺绣传承断代,镇湖和高新区主管部门想尽办法,在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基础上,不仅有工艺美术大师自己开设培训学校,还通过引进大学生绣娘来突破技艺传承的藩篱。

  省工艺美术大师卢福英的刺绣工作室里年轻的绣娘张黎星只有22岁,毕业于苏州职业大学。在第五届中国刺绣艺术节上,她获得了“十佳青年刺绣艺术家”提名奖。

  大学生为啥愿意做绣娘?面对记者的疑问,张黎星笑言:“我喜欢刺绣,更重要的是现在刺绣已成为艺术品。我常跟卢福英老师一起出去学习、展览,感觉到绣娘越来越受尊重。现在刺绣追求创新,我在大学受到的美学训练有了用武之地。”

  师从省工艺美术大师梁雪芳的“90后”绣娘夏晓琴、正在筹划自己开刺绣工作室的“绣郎”顾笠……在镇湖,一批大学生拿起绣花针当起了“绣娘”、“绣郎”,成为当地一道亮眼的风景。

  镇湖刺绣协会秘书长郭成介绍,镇湖之前没有大学生绣娘的身影。在近两年,镇湖先后迎来多批大学生学习刺绣,这背后既透露出镇湖刺绣产业地位的跃升,也浸润着地方政府突破刺绣产业化藩篱的努力。

  尽管刺绣工艺在当地已有2000年的历史,但在过去,刺绣算不得一个产业,即使是近几十年,绣娘们也是散落在各个村子,做一些简单代加工,赚的是“补贴家用”的辛苦小钱。但从初价格低廉的桌布、和服腰带,到如今的装饰乃至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艺术品,刺绣这个古老工艺本身的惊人变化,造了一项新兴产业,镇湖2万多本地人口中有超过12000人集聚在刺绣上下游,加工、包装、运输、营销,把镇湖刺绣卖到了全世界。

  刺绣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到形成产业集聚的背后,是当地政府持续不断的加码使力。1998年,镇湖镇党委、政府开发建设绣品一条街,沿街门面房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给绣娘,如今这里已经集聚起400多家刺绣工作室。2011年绣品街通过专家组评审,晋升为“全国特色商业街”。经过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如今的镇湖街道已建成“一街(绣品街)、一馆(刺绣艺术馆)、一中心(刺绣展示中心)、一园(苏绣文化创意产业园)”,完善了刺绣文化发展的配套设施。

  刺绣容易引起版权纠纷。2009年,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协会为镇湖刺绣量身打造了一个版权交易平台,目前镇湖刺绣版权交易平台已有样稿二千多幅。此外镇湖街道还积极争取对“镇湖刺绣”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目前在全国“四大名绣”中,苏绣的产业化发展势头。统计显示,2002年镇湖刺绣业产值统计为2.7亿元,到去年底,刺绣业产值已达13亿元,年均增幅16.5%。

  “现在镇湖有八千绣娘,我们的目标是继续扩大基础人才和精英人才队伍”,郭成说,从2006年起,镇湖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合作开设了定向招生的“刺绣专业大专班”,订单式培养刺绣传承人。2006年联合培养13人,2007年20人,2009年招生8人,前两届已经毕业,绝大部分到镇湖从事刺绣研发。

  去年底,镇湖街道和清华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国创意产品设计研究院苏州分院在镇湖揭牌,成为镇湖刺绣的产学研基地。郭成说:“我们设想下一步如有可能在镇湖建立刺绣学院,进一步为刺绣产业输送新鲜血液。”

来源: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

上一页:湖北大冶绣娘创新刺绣工艺载入辞典
下一页:青春绣
    
非遗博物馆
[非遗资讯] > 非遗传承的青春力量 > 工业遗产在博物馆中复… > “非遗+旅游”助力文旅…
[中华] > 山东济南实施泉城品牌… > 维权 面临成长的烦恼 > 的“吃货经济”如何走…
[刺绣文化] > 锡绣妙手绣紫艺 > 丝绸“”如何焕发新生… > 刺绣给我的启示

 
 
Copyright © 2012 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无锡市梁溪区北仓门37号 TEL: +86-510-8232 9999
Website:www.bcm-art.com     苏ICP备12006283号-1